身長在台灣這塊土地,不只是我發現這時代的許多事物變了質,變了樣...這政府的政策,十多年來仍是這麼的短視近利...而政客們也常為顧選票,犧牲該有的客觀、專業問政,利用許多欺壓人民的技倆,讓這塊寶島長年陷於空轉...
新聞媒體照理應該發揮其專業,陳述事實給人民,利用輿論適時發聲,對錯誤政策給予壓力,但近年來發現台灣的新聞愈來愈走向娛樂化,儘報導些雞毛蒜皮小事,對國家重大政策報導也不夠理性、正確,但純真人民卻樂在其中....
我認為不應該坐以待斃,讀了這本大前研一寫的《低IQ時代》...
書中雖是描寫日本社會現象,但也跟台灣現在的樣子如出一轍!!! 希望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尋解決方法,以下是本人看完後,值得我們學習,深思的部份:
日本低智慧充赤各現象
- 政府政策
- 政客
- 媒體
- 縱藝節目
- 人民偏見:大陸進口的食物,用品都不好? 自己國家的品質最好?
- 健忘: 我想台灣人民也是,新聞炒完之後,還有誰會再持續關注後續動態?
- 凡事只用對/錯來判斷: 事情不能只看表面,小心被政客操弄...
- 靠 GOOGLE搜尋引擎解決所有調查研究課題,不再思考: 小心踩到地雷,網路上資訊不一定夠客觀正確,像之前發生的便當文事件,需要多方求證阿!
從網路空間抽出資訊的方法
- 每星期假日可利用一天,用3小時上網,用搜尋引擎搜詢關心的事物主題.
- 在此3小時內,除了上網,並歸納出一份報告,將"事情原由","自己的想法"整理在報告上,看到有趣的圖片,資料皆可附在報告裡.
請大家多利用網路,以資訊為後盾,不再受大眾傳媒的偏見左右,看清政治人物,官僚所說的謊,擁有獨立自我,靠自己的力量去判斷所有事情...
不想"為將來而努力"孩子
- 書中提到日本年輕人沒有"慾望",認為未來沒希望,因此不想"為將來而努力",這將造成國家內需停滯,企業無法從年輕人身上賺錢,惡性循環下經濟會更惡化...
- 追根來說,是教育的問題,因此父母親和老師需培養下一代養成思考力,而不再是填鴨式教育
- 今後最需要的,但在今日最不足的是"異才",也就是在沒有答案的世界裡,可以靠著"思考力"找到答案,靠突出的"發想力",精湛的能力成為獨一無二的人才.
教育的四大方針
- 英語能力
- 金融素養
- IT知識:包含應用IT知識所做的邏輯思考,解決問題方法
- 領導力:我想廣泛來說,應該是其它的能力,經驗,比如:當過社團幹部,自助旅行計畫,登山嚮導等等
用"投資心理"來擴展智慧的原野
擁有"投資心理"的看法,想法就會跟著改變,不僅是對經濟,連政治,文化等等各層面也會有所深入的推斷,自己的看法...
在低IQ設會中,誰得到好處?
- 官僚機構:我想,還有政客,這些人欺騙人民的方法有:
- 換招牌:換湯不換藥
- 粉飾太平:改變政策卻還是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,如退休年金
- 佯作不知:有時政府政策還會互相矛盾,不知所云勒
- 外國投資客:利用日本低利率環境,借錢投機
- 投資基金
向勝利組國家學習
大前研一提出了以下幾個國家,在因應全球化環境下,做出的正確政策,可以學習
- 德國:在美國進行併購企業時,改變德國人,學習英文及美國在地文化同時德國人接受土爾其人移民,並認真的思考,如何讓移民們過的更好,享有該有權力的這種包容力..
- 美國:移民政策讓他們吸引大量人才,而金融,運輸,IT領域,實力極強!
- 新加坡:雖李光耀偏向獨裁方式執政,但優秀的領導力帶領著他的人民走向成功,而他們也開放移民政策...
- 芬蘭:重視思考教育
- 韓國: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這個國家,但由於他們經歷過金融風暴,並因此破產,所以人民及政府普遍都有居安思危的態度,並以培養全球化人才為目標
同樣的作者也提到他認為的失敗組國家
- 葡萄牙:就算危機將至也依然安於現況,忍耐度日(這和台灣很像,只要有小小的幸福就滿足?)
- 烏克蘭:政治紛爭,無法因應全球化的到來
- 羅馬尼亞:沒有傑出的領導人帶領,許多菁英份子遠離國家到其它地方工作生活,因此當地人民生活每況愈下..
結論
若已發現上述事實,就應該起而行,別再對集體IQ低落的政府和社會有所期待,開始立即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...
全球知名的人力機構韜睿惠悅做的全球人力報告(Global Talent 2021),做出的報告因有公信力受到許多政府的重視...報告裡提到2021年,台灣是全球42個經濟體裡排名最後...分數為-1.5,這分數代表的是人才不足,國家競爭力不足及無法吸引投資機會,輸給排名最前面的印度及印尼外,也落後中國,韓國,新加坡及日本...我很驚訝這種警訊卻沒有其它媒體報導???最意外的是不用再多久,2021年開始,最慘淡的日子就會來到,大家加油還有時間準備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