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引陸客來台置產
記得這是五到六年前,當時一直在炒什麼淡水河岸景觀,陸客財力雄厚,一定會來買房, 大家看看現在的淡水新市鎮就知道了,有陸客來買嗎?快告訴我....
台商回流回台置產
就像上面講的話術,真是房地產的榮景阿!!!
都更
連30年以上的房子都可以炒的跟新成屋一樣高,真不可思議,完全沒有折舊這回事,家裡的車子買來開了10年再賣掉,難不成還可以用高於10年前原價的好幾倍賣出???我相信文林苑都更案,這麼多人會去聲援王家,有部份原因是因為大家為聲張居住正義,對都更高房價吐一口悶氣~
原物料高漲
回頭還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前,建商一直在喊"鋼筋水泥都漲價,房價只會更高,快買保值!!!"
對...在2008年前原物料高漲那段期間,我真的相信建商講的這句話,也看到新聞說,學校設施因為鋼筋水泥成本太高,蓋不下去....
但現在是2013年,金融海嘯已過許多年了,原物料跌到靠北,礦業基金更早已躺平腰斬...
中國經濟更明顯放緩,基礎建設也大多完成,澳洲更因此採取降息救礦業....
但.....台灣的房價勒??? 建商怎麼惦惦了???
地利之便
從早期的高速公路附近,到近期的捷運沿線,都是以交通便利性當做炒做的方式,但現在大家還會炒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旁嗎?況且我相信捷運會愈來愈普遍...
編織一個美夢
就像上述,最近又多了航空城,經貿特區建設等話題...明明眼前看到的盡是一片荒蕪,但房價就上去了...大家忘了政府編織的美夢要花多久的時間才會八字有一撇...真的是否有一撇也是未知數..
居安思危
現在在廣播裡常聽到建案廣告,幫兒女置產之類的....
說句難聽點的,就是台灣年輕人基本薪資太低,無力付擔房價,把頭腦動到那些孝順兒女的父母上頭....父母口袋深,幫忙買孝子房,孝女房,幫助兒女成家...
疏不知,基本薪資太低而房價太高,薪資所得比離譜,就是房市泡沫的徵兆了!
且"有土斯有財"這觀念是不是要再重新思考...
QE攻勢
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,美國推出了三波量化寬鬆政策-QE,由於大量資金留入亞洲國家,這時這些炒房者更有藉口告訴你目前的房價是合理的,是多頭的....
但我壓根不信這些國外投機者的過渡資金都會乖乖投資台灣房地產,並且等待個N年獲利了結...
那些國外投機套利者基本上只想投資彈性大的金融商品,如匯差,股票,債券等...
QE退場
2013年的6月,美國聯準會主席Beb Bernake已暗示QE要逐步退場,依據上述炒房者的說法,房價總該要在QE退場時下來了吧....但,又錯了!這時房仲業者又來插花,某房仲買新聞說:
"但其升息時間會更為延後,主要是心理面影響,但台灣資金充沛且不完全依賴外來資金,對於台灣房市應該影響不大。民眾擔心貨幣貶值效應,產生的置產需求相當強烈!!!"
我還能說什麼呢???
申請寬限期
某房產專家在報紙上說:",由於利率偏低,建議首購族買房,可將每月繳房貸想像成向銀行租房子,還可跟銀行申請貸款寬限期,只需繳交利息即可,付擔壓力小....而且兩到三年寬限期到了,再跟其它銀行申請寬限期....或是手上房價又再創新高,到時便可脫手賣掉,賺一筆頭期款再去買更好的房子"
我極度不屑這種不付責任的買房理由,說穿了就是要你跟著他們一起瘋炒房,找無知的笨蛋來接他們的棒子....若房市趨勢仍然往上,那還ok;但若房市開始反轉,接了不就變成了可憐的最後一棒嗎? 到時只怕繳不了貸款就算了,還搞的房子被法拍,最糟糕的還會搞的信用破產,被銀行追討!!!
這只是我看到聽到的現象,不知還有哪些話術呢?